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自2002年起承担教育援藏的重任,在汉藏民族交融汇聚中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奔中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纲”,立足“一个重点”“两个结合”“三大举措”“四个维度”,在实践创新中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立足“一个重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新北区委区政府以及奔牛镇党委政府的关心领导下,西藏班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民宗部门牵头协调、学校主动担当作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民族教育工作格局。长期以来,该校始终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全校工作重点之一,定期组织专题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进行部署,并将其纳入综合考核重要内容,确保各项工作向主线聚焦、人心力量向主线汇聚。省奔中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教育援藏先进集体、“民族团结学校”、“民族团结进步班级”、“教育系统民族团结班级”等荣誉称号。
二、坚持“两个结合”,激发西藏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一是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通过“红色书屋”“学四史正五观”主题宣讲、党史课程进西藏班等各种形式开展学习教育。通过梳理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地资源,编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习文选》、传唱“树人之歌”等一系列举措,引导藏族学生学习传承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谱系,进一步增强文化认同,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涵育家国情怀。二是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相结合。围绕弘扬“树人文化”、厚植家国情怀的民族融情教育目标,在保持教育高位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民族融情教育的有效路径。以国家课程“3+2+N”为主要载体,将文史政三科深度融合,突出教材中显性和隐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引用《文选》内容作拓展深入,在课堂导入、情景创设、问题探究等方面有机渗透。截至2021年,省奔中累计毕业的888名西藏籍学生,其中考入清华大学2人、北京大学5人、复旦大学6人、上海交大13人、浙江大学19人,南京大学14人等。他们升入高校,带着的不仅仅是优异的学业成绩单,更有三年来浸润的“树人文化”和“留得下、靠得住、用得上”的家国情怀。
三、探索“三大举措”,培植汉藏一家亲深厚情感
一是打造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职工教育体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教职工常态化培训内容,通过交流座谈、主题党日等活动引导全校教职工牢牢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校长王奕飞和3位西藏班任课教师分别被评为西藏自治区优秀校长和先进教育工作者,该校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树人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成果获江苏省教育厅推荐,参加教育部民族教育优秀成果评比。二是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教育体系。扎实开展“五个认同”主题教育,积极开展结对,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纽带。充分利用校园官网、公众号以及区、镇两级宣传平台,将学校关于民族融合教育举措以及西藏班各类特色活动线上线下同步宣传,落实“互联网+民族团结”,拓展全社会知晓面、参与面,进一步引导激发全社会铸牢汉藏一家亲理念。三是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平台阵地。积极申报创建“红石榴家园”,创新开设“汉藏交融史”等校本课程,指导学生围绕“中华成语研习中心”中的“民族交流”等专题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进一步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增进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开展“四个系列”,促进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以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为主线,依托学校两大省级课程基地,通过四大系列活动,引领西藏学生开展跨学科研习、劳动教育、综合实践、社团活动。一是“传承与融合”系列,利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通过文艺汇演、诵读经典、一封家书、摄影展览等活动,培养西藏学生的中华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二是“我们一起成长”系列,通过结对,让藏族学生走进任课教师或汉族同学家庭共度佳节,同时让汉族学生走近藏族同学,参加庆祝藏历新年等活动,一起分享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真切感受“生活在一起、成长在一起”;三是“公民意识教育”系列,通过设立班级图书角等,开展加强“五个认同”的阅读活动,让西藏学生接受更全面的爱国主义教育,领悟“石榴籽心连心”精神;四是“社会实践体验”系列,走进本地社区、工厂企业、美丽乡村等,让西藏学生切身体会民族团结、祖国繁荣富强的美好现实。
2022年是省奔中西藏班开班20周年,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弘扬学校“百年树人”优良传统,着力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教育实践,引领西藏学生不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并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践行者,为更好地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贡献省奔中力量!
(新民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