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是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现有48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1.78万,流动人口4.66万,其中农村少数民族家庭相比当地人均生活水平较为贫弱。近年来,我市培育少数民族致富项目48个,获得少数民族发展资金800多万,惠及农村少数民族群众700余户。
多年来,市民宗局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致富项目的监督和管理,认真做好少数民族致富项目的考察、上报,把少数民族增收致富作为农村少数民族工作的重点,把项目做准、做精,把上级下拨资金管严、管好,使少数民族致富项目发挥到最大的效益。
一是领导重视责任清。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致富工作。局党组多次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召开现场会推进工作。市民宗局与重点辖市区民宗局签订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促进我市农村少数民族致富奔小康工程健康发展。
二是建档立卡情况明。制定了少数民族全面奔小康三年(2018-2020)行动方案.对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建档立卡,制定减贫人口进度,落实帮扶措施,建立人均纯收入变化等指标系统化评价。开展全市农村少数民族致富项目情况统计工作,摸清全市致富项目发展状况,择优扶持经济效益好有发展前景的项目。
三是项目资金管理严。按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江苏省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要求管理使用,确保资金使用合规,申报公开透明,拨付时间到位,报账制度落实,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严格落实其他财经纪律。将调研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各辖市区民宗局,市民宗局对各辖市区民宗局管理使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进行监督,推进少数民族项目致富纳入当地脱贫致富规划与年度计划。
四是实地检查抓落实。各辖市区自行组织检查,形成自查报告。市民宗局会同市区财政局检查组多次赴有关辖市区进行实地督查,规范项目台账、报账、审计等环节,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意见整改,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效。做到项目公开公示,参与项目少数民族群众知晓项目政策和内容,项目经济社会效益有保障,申报明确绩效目标,项目实施有监督,实施后听取群众评价打分。
五是自主创业树典型。鼓励少数民族群众自主创业,勤劳致富,克服“等靠要”思想。对于创业项目,给予技术资金帮扶,形成了一批少数民族自主创业带头人。通过媒体广泛宣传致富典型,支持自主创业项目,推动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工程深入开展。溧阳市满族妇女王颖在溧阳市南山竹海流转200亩土地,成立格格粮食家庭农场。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扶持下,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坚持不使用农药化肥生产农产品,在水稻种植以前,所有的稻米都已销售一空,成功带动周边农民就业。
通过我市各级部门齐心协力,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努力发展扶持少数民族致富项目,我市少数民族致富项目形成帮扶来源广,辐射能力强,组织活跃度高等特点,明显提高参与少数民族致富项目的少数民族家庭收入,增强了我市农村少数民族家庭的幸福感、参与感。
(民族处 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