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外来少数民族在融入城市中普遍面临就业难、子女上学难等问题,常州市各级政府部门积极出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切实提升服务外来少数民族的水平,努力改善少数民族民生,加速推进外来少数民族务工者融入常州城市生活。
一是改善就业创业服务、帮助提高劳动技能。在少数民族集中的社区如新北区兰翔社区积极提供免费就业推介、技能培训和政策咨询。戚墅堰区联合商会、人社局、常州高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贵州来常的水族青年免费提供电焊工等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加强与少数民族输出地区如贵州三都县的沟通协作,近年来常州市先后引进了数万名西部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到常州就业。
二是积极推进企业民族工作示范单位建设。在外来少数民族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企业,常州市通过建立“少数民族职工之家”、少数民族法律定点服务单位、开辟民族知识宣传窗、开通少数民族员工绿色维权渠道等形式,引导企业多角度多渠道关心少数民族员工生产生活。戚墅堰区常州天虹纺织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工会、青年组织的作用,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员工风俗习惯,开展 “过端节”、“外来员工道德讲堂”等各种企业文化活动,受到少数民族员工的好评。
三是优化外来少数民族随迁子女的就学环境,解决少数民族就业后顾之忧。对在常州参加中考的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加10分投档,对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收学杂费,免费提供国家课程的教科书,每年还给予1000元至2000元的生活补助,市民宗局每年联合市教育局帮助解决近百位外来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子女就学。
(民族处 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