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堰镇城西回民村作为苏南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近年来的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帮助,这两年更是围绕“生态城西、靓丽城西、和谐城西”开展工作,注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型生态农业。目前全村种植梨树1050亩、桃树200亩、葡萄1100亩、茶树1000余亩;13家具有民族风情、伊斯兰文化的休闲观光型农家乐风情园已初具规模;全村积极开展乡村旅游,三产与一产相结合,逐步形成一个村庄一种风格、一条道路一道风景的旅游路线。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雪堰城西回民村在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民族文化,先后制定了《城西村2005—2007年致富奔小康发展规划》、《城西回民村2007—2012年五年规划纲要》,通过规划使各项工作有序发展,规模开发。自2006年,该村实施产业扶持工程,建设千亩果园、百亩桃园、茶园等特色项目,并从建成林果批发市场开始,到2010年依托千亩果园、百亩桃园、茶园,打造生态观光农业基地,2011年围绕打响民族风情“农家乐”旅游品牌,2012年开展民族文化旅游工程,该村的旅游三产业发展迅猛。
2、注重特色,农旅结合。雪堰城西回民村发展旅游三产业,始终把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同时依托特有的少数民族风情、伊斯兰文化,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弘扬。去年该村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先后组织开展自驾游活动5次,并取得了良好的反响。今年该村一如既往的组织开展这项活动,依托农业局、旅游局和武进新闻网,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游、民族风情游。通过采摘、餐饮、垂钓等,让游客在参与、体验农业生产、享受自然环境的同时,更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
3、加强管理,规范发展。雪堰城西回民村在发展三产服务业,尤其是农家乐时,始终强调制度管理,不断规范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在农家乐风情园上,该村统一对13家农家乐进行管理,规范他们的发展,结合农村劳动素质培训,对从业人员加强经营管理、菜肴烹饪、食品卫生、诚信意识、森林防火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准。
4、突出领导,强化宣传。雪堰城西村在发展三产服务业上统一思想,精心组织,明确责任制,不断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及时报道先进典型,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营造三产服务业发展氛围。通过举办自驾游、乡土采风等活动,展示休闲观光农业风采。该村通过编制旅游宣传手册,成立城西回民村农家乐风情园等方式,与武进新闻网合作,统一打包策划、对外推介,打造精品亮点,实施品牌战略,推进三产服务业有序、健康发展。
目前该村的回民风格的村庄提升工程正有序开展,主要目标是把少数民族聚居区陡门塘改造成伊斯兰风情的民居、牌楼,利用陡门塘、清真寺特色民族文化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真正使陡门塘村成为吃、住、玩融为一体的休闲特色村庄。
(武民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