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常州市外来少数民族群众已有3万多人。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民族工作,近年来,钟楼区民族宗教局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积极探索社区民族工作新机制。一是推进民族示范社区创建的工作。今年以来,区民宗局要求开发区、各街道由点带面逐步推进民族社区工作。截至目前,已有永红街道、南大街街道、荷花池街道基本达到组织机构到位、工作制度完善、基础台账健全、活动开展有序、服务各具特色的创建要求。二是加大辖区内的民族工作宣传力度。在每年的民族宗教法制宣传月期间,集中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国家有关民族方面的法律法规,开展相关法制宣传图片展,发放宣传手册,接受市民咨询并现场答疑。今年,区民宗局还在钟楼区普法网上开辟了“民族宗教宣传教育月”专栏,扩大了民族宗教法制宣传的受众面和知晓度,更好地服务全区民族宗教界人士,充分营造了民族团结进步、宗教和睦和谐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对清真网点的引导与管理。按《江苏省清真食品监督保护条例》精神,为全区24家清真网店发放清真标志牌,将他们纳入长效管理范畴。日常检查与定期督查相结合,努力打造清真餐饮良好的卫生安全口碑。配合市民宗局开展部分清真网点的改造提升工程,做好相关引导工作,帮助解决少数民族同胞的问题和困难,受到了一致好评。四是健全少数民族联络员队伍建设。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加强人员培训,充分发挥了少数民族联络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反映情况信息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的作用,联合区人民法院、区司法局以及综治、信访、教育文体、民政、城管、卫生、公安等相关部门,成立了钟楼区少数民族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夯实“第一道防线”,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发展。五是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钟楼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800多人,多来自于西北地区,主要从事餐饮行业。辖区内开发区、各街道充分利用社区这一城市民族工作基本平台,掌握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基本情况,开通服务热线,向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发放联系卡,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民生信息等服务,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深切感受到和谐大家庭的温暖。
(钟民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