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常州城,就是常州人。生活在常州大家庭的少数民族同胞,都是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对象。我市在开展城市民族工作中努力做到五个服务到位:
一是创业服务到位。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清真食品监督保护条例实施意见》,市民宗局与司法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出台了《关于维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促进少数民族就业培训工作的意见》,为清真拉面店减免办证、体检、工商管理、环保排污等费用,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有近500家清真网点、700多位清真食品从业人员享受了政策优惠,减免办证等有关费用共计30多万元。连续两年对车站、商业中心等人流集中区域来常穆斯林经营的17家清真网点改造店堂环境和厨房设施,争取市财政经费投入40万元,带动投资250万元,美化了常州环境,提高了服务质量,促进了民族团结。
二是法律服务到位。在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社区成立了少数民族法律援助中心和由来常少数民族共同参与组成的少数民族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提供相应的维权咨询服务、法律援助,受理并调处辖区内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纠纷。
三是协调服务到位。把社区民族工作融入各街道(镇)各项中心工作,整合社区内的各种社会资源,提供形式多样的为少数民族、惠少数民族服务,主动为少数民族排忧解难。
四是文化服务到位。设立少数民族活动中心,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艺骨干作用,组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队伍,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五是生活服务到位。成立少数民族服务站,设立了少数民族子女助学基金,努力解决生活困难,及时为有困难的少数民族家庭提供帮助,解决子女就近入学等实际问题,在开展慰问、培训讲座、帮困,座谈会,助学再就业等服务活动中优先考虑少数民族。
(民族处 王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