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机关动态 时政要闻 基层动态 团体动态 办事服务 政策法规 常州民族 常州宗教 公众参与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内容
服务发展保稳定 改善民生促和谐——常州市民宗局围绕大局强力推进民宗工作
发布日期:2011-09-13   来源:民族宗教事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今年以来,常州市民宗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不断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切实维护民族宗教领域平安稳定,注重提升民族宗教界人士民生质量,努力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和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主动抓好宣传引导,努力营造社会发展和谐环境。一是加强民族宗教宣传平台建设。打响“宣传月”品牌,连续三年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市四套班子分管领导和省民委(宗教局)领导均参加启动仪式,活动深入到各社区,累计免费发放《民族宗教工作宣传手册》三万余份,吸引了近十万人次参与。创办《常州民族宗教》杂志(季刊),全面宣传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方针政策、常州民族宗教工作成就,目前已编印6期,累计发送近五千份,受到了各方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重视机关门户网站建设,经多次改版,显著提升了网站宣传、服务功能。开通民族宗教信息上报系统,进一步规范全市信息上报工作,全面、及时地反映各地信息上报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全市信息工作水平。二是加强民族宗教界人士队伍建设。指导团体做好换届工作,2010年,市佛协、市基督教两会圆满完成换届选举,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提升了团体工作人员素质,改善了人员结构,进一步加强了团体建设。努力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重视指导团体开展学风、道风建设,积极选派优秀人才外出修学,规范教职人员管理,尤其是在佛教教职人员管理上,坚持“六字”方针,纯正场所道风,取得了明显成效。三是加强宗教文化建设。大力推进天宁宝塔文化建设,努力将宝塔打造成佛教文化博物馆式的常州地标性建筑,在今年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旅游发展大会上,我局被市政府表彰为全市旅游重点项目推进先进单位。重视场所基础建设,市天主堂移建和清凉寺修缮及环境整治工程进展顺利,得到了信教群众的普遍好评。成立宗教文化交流协会,通过开展宗教文化交流与合作,弘扬常州优秀宗教文化,为常州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鼓励各宗教团体开展解经讲经活动,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阐释,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坚持加强依法管理,全力确保民族宗教领域平安稳定。一是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加强农村宗教活动的管理和引导,尤其是加强治理农村“三乱”,配合公安、国保妥善处理基督教私设聚会点,制止非法,打击违法犯罪。坚决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近年来处理了数起境外组织在我市开展的宗教宣传活动,因处置及时,未造成重大影响。妥善处理涉及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特别是近期协调城管、公安等部门妥善解决了新疆籍人员来常占地经营引发的纠纷,避免了一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进一步规范清真食品市场,定期会同市卫生局、市伊斯兰教协会对全市清真食品市场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对违反《江苏省清真食品监督保护条例》规定的行为责令商家限期整改。二是排查化解民族宗教领域安全隐患。建立健全民族宗教工作制度和机制,每两年与各辖市、区政府签订民族宗教工作责任书,充分发挥市委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作用,层层落实责任制。做好综治维稳工作,完善民族宗教维稳处突预案,经常性开展应急演练。签订宗教活动场所平安创建责任状,全市160处宗教活动场所全面落实平安创建责任制。定期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整改、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近年来我市各宗教场所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加强对民族宗教网络舆情的监控引导,确保全市各大门户论坛无任何影响稳定的苗头出现。去年,我局被评为综治工作先进单位。三是配合常州创建文明城市,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和谐宗教场所活动。开展“争创文明和谐场所,争做文明教职人员”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全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继续指导场所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在去年召开的全国宗教场所专项管理会议上,我市武进区南城寺作为江苏省唯一的先进典型代表,在大会上作经验交流。南城寺加强财务管理的做法得到了国家宗教局领导和与会人员的充分肯定,并向全国宗教场所推广。稳步推进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工作,特别是佛教教职人员认定工作进展顺利,已完成了相关人员资格认定资料的整理、上报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积极推进宗教活动场所档案工作创星评级,全市各宗教活动场所共有27名专兼职档案人员获得了市档案局统一颁发的上岗证,持证上岗。天宁禅寺和市清真寺的档案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硬件建设基本达标,文档资料整理完备,并将在年底迎接市档案局和省档案局的评级。
  三、稳步提升服务水平,切实满足民族宗教界人士民生需求。一是提高农村少数民族民生质量。坚持以宣传推广、扶持帮助致富项目为主要手段,发挥典型作用带动农村少数民族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截至6月,全市各地致富项目已达42个,惠及了近500户少数民族家庭。国家民委领导来我市调研工作时指出,我市农村少数民族致富奔小康工作有特色、有创新,对全国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的民族工作有示范和推广意义。服务城西回民村发展,根据当地地域优势和民族特色,邀请上海专业设计团队,帮助城西回民村规划新一轮五年发展工程。作为苏南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城西回民村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二是加大社区民族工作力度。指导社区合理利用服务资源,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扶贫助弱、社会低保、司法调解、劳动就业、卫生保健等服务。致力做好清真网点改造提升工作,争取市财政下拨了清真网点扶持改造经费20万元,为8家清真网点实施改造。做好来常流动穆斯林服务管理创新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三是维护民族宗教界人士合法权益。为全市少数民族考生办理民族成份证明,上半年共更改民族成份98人次,为178人办理中考少数民族考生民族成份认定证明。积极与教育部门协调,妥善安排外来少数民族子女就近入学。关心教职人员生活待遇,相继出台了基督教、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工资调整方案,解决了两教教职人员工资长期偏低的现实问题,受到宗教界人士好评。

(办公室 季爽)

 
首 页 | 新闻中心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法规 | 常州民族 | 常州宗教 | 公众参与
主办单位:常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2层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3329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95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