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贫困少数民族家庭致富奔小康,溧阳市民族宗教局对全市71户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因地、因人制定了帮扶措施,并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帮扶:
1、强化致富意识,从思想上帮扶。针对外来少数民族一些人思想保守、怕冒风险、缺乏市场意识的特点,溧阳市民宗局配合镇(区)党委、政府积极宣传党的富民政策,介绍经验,灌输理念,做到扶贫先立志,要求少数民族贫困户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同时,注重在媒体上大力宣传少数民族勤劳致富的典型事例,利用溧阳电视台溧城镇布依族妇女王家秀靠种养食用菌致富、南渡镇苗族妇女梁贵平养猪致富、上黄镇壮族妇女张花妹草坪种植等事迹进行系列报道,为贫困少数民族群众勤劳致富树立信心、鼓舞士气,推动和促进他们尽快致富。
2、推广致富项目,在政策上帮扶。维护少数民族同胞权益,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对贫困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实行政策倾斜是十分必要的。2011年,溧阳市民宗局在广泛扶持少数民族致富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贫困少数民族致富工作实行:帮助选定项目、优先资金到位、对口技术指导、联系产品销售的做法,确保项目当年见成效。
3、多渠道争取,从资金上帮扶。今年溧阳市民宗局从省、市民族工作部门和社会各界争取资金达30万余元,完全有能力帮助10户以上的少数民族困难家庭建立致富项目。对没有能力建立项目的家庭则采取资金救济、慰问的形式,确保他们生活无忧。溧阳市委、市政府对少数民族工作历来都非常重视,从2003年开始,拨付的少数民族困难家庭慰问款逐年增加,每年对13户少数民族困难家庭进行慰问;常州市民宗局、溧阳市工商联、溧阳市“帮帮爱心家园”每年都对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困难家庭进行慰问。
4、建立扶持机制,从务工就业上帮扶。从2003年起,溧阳市民宗局联系溧阳市社会各界,在全市范围内的企业和建筑单位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少数民族农民工,先后共有300余人被安排就业,年收入在20000元左右。今年溧阳市民宗局要求各镇(区)统战委员根据少数民族家庭成员的实际情况,帮助解决就业问题,特别是要保证困难少数民族家庭劳力就业,不是因病、因残和遭遇家庭变故的困难少数民族家庭,到今年底必须在人均年收入上达到当地农民的水平。
(溧民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