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
发布日期:2019-08-27 |
重引领 建机制 筑平台 强精神 促各民族“同心”共圆中国梦 ——常州市钟楼区永红街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一、永红街道民族团结工作基本情况 永红街道位于常州市中心城区钟楼区的西南部,占地面积15.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20万人,下辖9个社区居委会和9个村民委员会;少数民族常住人口606人,流动人口113人,还有西藏民族中学学生467人,共有17个民族,以藏族、回族、满族居多,还有苗族、蒙古族、壮族和土家族等;永红街道民族工作室设立在陈渡新苑社区,该社区有少数民族人口488人,不仅毗邻西藏民族中学,且社区各民族功能室齐全,能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各项服务与活动的需求,民族工作氛围浓厚,能辐射至整个街道。 近年来,永红街道立足本地区民族资源相对丰富的特点,在所辖社区创成江苏省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示范社区、街道创成常州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基础上,系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城市多民族化的快速融合和街道日新月异发展的进程中,始终绽放着民族工作和谐之美,通过重引领、建机制、筑平台、强精神,促进各民族“同心”共圆中国梦。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党建引领,助推民族工作落到实处 街道始终以党建为引领,把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放在街道工作的重要位置,有效整合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成员单位的各类优势资源,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坚持发挥党在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社区的核心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不断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信任和亲密度。 1.强宣传,营造文化氛围。街道高度重视基层党建与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以基层党建文化拓展民族团结和谐的深度和广度,使各民族之间的感情亲上加亲、亲如一家。街道采取多种形式,如组织共同观看十九大开幕盛事、宣讲党的民族政策、走进典型社区干部王瑛、李晓婷等,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创建工作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凝聚了共识。 2.细治理,维护社会和谐。依托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的试点推进,建立以村、社区为基础网格,健全动态管理制度及时了解少数民族的动态信息,通过走访入户,使少数民族同胞反映的问题能更快更好的得到解决。 3.新举措,提供优质服务。街道在清潭第三社区挂牌成立了“钟楼区少数民族法律援助服务站”和“永红街道少数民族法律服务工作站”,切实增强了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能力,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 4.树典型,促进民族团结。近年来,清潭第三社区荣获“江苏省民族工作示范社区”称号,社区党委书记王瑛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巾帼建功’先进工作者”“江苏省最美基层干部”;街道先后荣获“江苏省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示范点”“常州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市民宗系统信息宣传优秀调研成果”等称号,街道“常妈”陈红萍常年与藏族学子结对,获评“常州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市民宗系统信息宣传调研工作先进个人”。 (二)“五网”工作法,筑牢民族工作“制度设计” 对于丰富的少数民族资源,街道创造性地提出了“五网促和谐,民族一家亲”的民族工作理念,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永红民族工作路子。 1.严格依法,构建民族工作制度网。及时调整街道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签订街、村(社区)民族宗教工作责任书,建立民宗助理岗位责任制,积极推进民宗工作进村、进社区。在村(社区)建立民宗工作联络员相关制度,保障民族工作横向有沟通,上下有联系,各司其职,形成一张运行良好的制度网。 2.扎实工作,建立民族工作信息网。为每位少数民族建立详细档案,及时更新少数民族流入、流出及其他变动信息,力求及时掌握他们的动态,适时开展服务、管理工作。同时对少数民族同胞发放少数民族联系卡,及时收集,做好对少数民族的各类情况反馈。街道将清潭第三社区打造成民族工作联系点,成立了“少数民族联谊会”,通过发挥清潭第三社区基础工作扎实,品牌建设突出的优势,将民族工作纳入到日常工作中来,真正探索建立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3.多方联动,打造民族工作联动网。充分发挥村委、社区身处基层、贴近少数民族群众的优势,及时了解和反映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状况和实际困难,倾听民声、体察民俗、解决民忧。同时也积极借助上级有关职能部门的优势以及对民族工作的支持,协调为少数民族同胞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真心关爱,培育民族工作服务网。每逢春节、端午、中秋等重要节日,街道领导主动走访、慰问少数民族群众代表,了解、关心他们的需求和疾苦,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真情互动,构筑民族工作活动网。依托社区“民族图书角”“法律大讲堂”“广场民族文化”等品牌,每年还定期邀请辖区少数民族同胞们和社区居民共度佳节,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密切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群众的联系,使整个民族工作充满生命力。 (三)打造民族工作阵地,为民族品牌注入“催化剂” 全方位打造民族工作阵地,使街道民族工作品牌真正实现“实体化、阵地化、可视化”。街道的“同心格桑 共促成长”民族工作品牌可视化阵地位于西藏民族中学内。在陈渡新苑社区挂牌成立的“钟楼区永红街道民族工作室”是常州首个正式成立的“无边界”民族工作室,打破社区行政边界、整合街道民族资源,覆盖、服务全街道少数民族同胞,定期开展各种民族团结共建活动。永红街道文化长廊及统战园,融入多种民族文化元素,既美化了社区环境,又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润物无声间”传播传承。这些阵地以品牌可视化为前提、活动常态化为基础、服务精准化为目标,持续深化少数民族同胞与汉族同胞的传统友谊,积极为各民族同胞提供精准化服务。 三、工作成效 (一)打破行政边界,创新社会参与 1.创新管理机制。把陈渡新苑社区成立的“永红街道民族工作室”作为街道党工委创新民族工作的重要平台,由街道分管领导任站长、相关社区主任任副站长,促进各社区所辖民族服务资源共享、协同创新。 2.创新运行机制。将上级部门拨付的专项资金,建立健全“民族之家”四点钟课堂、“民族之家”阅览室等民族多功能室的制度、设施等,优化服务。 3.创新品牌机制。由街道民族工作室指导各社区差异化、协同化打造民族服务品牌。陈渡新苑社区以“民族读书角”为学习导航、以“法律大讲堂”为法治导航、以“广场民族文化”为活动导航的“三大导航引领民族一家亲”品牌;陈渡新苑社区、荆川里社区与西藏民族中学结对打造的“同心格桑 共促成长”品牌;清潭第三社区的“红枫林”民族工作品牌等,充分发挥了民族工作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二)阵地分点不“分家”,实现民族工作亮点成片 1.围绕“常态化”目标,提升阵地效能。 点面结合,以点带面。西藏民族中学和民族工作室既是阵地、载体,更是枢纽、平台。通过以点带面,实现了相邻社区民族工作的互联互通、共治共享。通过点面结合,街道把与西藏民族中学全年开展的经典活动课程化,通过和学校协商,以年级为单位,将全年活动列分为“雏鹰之爱 温暖相助”“反哺情真 道德感恩”“未雨绸缪”“锦上添花”“净化心灵”五大系列,并将此贯穿到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以及街道重要的社会组织活动中去,利用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我们的节日”重要节点、社区天天乐等活动,邀请少数民族群众融入社区生活,感受常州的人文风俗等。此外,结合街道共建单位荆川公园全年开展的重大活动,如荆川文化节等系列活动,邀请少数民族学生聆听荆川精神系列讲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围绕“精准化”方向,提升服务保障。 通过在学校共享大厅布置心愿墙,让学生把微心愿写在墙上,定期收集学生微心愿,通过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微心愿认领活动,帮助孩子们实现他们的小小心愿。每年寒暑假,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开展文化半日游活动,让学生走出去,感受常州的地方文化与民俗文化,不断加深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文化交流融合。多年来,街道多位常爸常妈坚持与西藏民族中学学生幸福结对,每个结对常爸常妈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上、还是思想上处处关怀学生,承担起“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角色,持续将汉藏家庭结对活动向纵深推进。街道和学校每逢藏族重大节日,学生按家乡习俗庆祝;每年开展“心手相连”活动,组织学生与本地其他学校的学生联谊,认识本地同龄的孩子并结成好友。 3.围绕“立体化”特色,提升内容形式。 打破统战工作格局,将街道商会、结对民主党派等统战元素融入民族品牌工作,形成“大统战”格局。例如,由街道商会发起的向藏族学子赠送课外书籍仪式;街道民族工作室发起的由街道政协委员出资赞助的“书包飞吧”——向少数民族学生赠送书包和抗倭英雄唐荆川的有关书籍,以及圆梦“微心愿”活动;街道结对党派致公党为藏族学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等等,给予了少数民族学生物质和精神上的滋养。 (三)强化精神滴灌,构筑民族精神家园 1.构建嵌入式社区环境,提升少数民族群众参与感。 居住格局的“嵌入”并不等于族群之间心理分隔被打破,街道通过鼓励各民族居民参与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和基层民主建设之中,打破了群族心理分隔的藩篱,实现从“同住”到“同心”,建立利益共同体,使少数民族群众获得社区归属感。如清潭第三社区选任1名少数民族社工担任城管工作,平日与社区居民联系较多;陈渡新苑社区的居民志愿服务队伍中,有少数民族居民担任小区楼栋长。此外,街道还有一支由二十多家清真拉面店主组成的少数民族群众骨干队伍,为街道定期提供辖区少数民族群众的工作生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信息,为街道少数民族信息平台的更新和掌握少数民族群众的困难及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 2.打好“文化”这张牌,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街道创新文化滴灌,在每年3月举办的荆川文化节暨邻里节中,融入民族元素,加强少数民族群众的参与度。在每年的“永红街道全民阅读节”活动中,街道在其中融入民族元素,使少数民族同胞共享“文化大餐”。利用街道已建立的孝道学堂、道德讲坛、家长学校和同心文化示范基地,向少数民族传播文明、健康、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 今年以来,“江苏统一战线”“江苏民族宗教”多次宣传报道永红街道积极探索民族工作的新途径、新路子,街道深层次发挥辖区内西藏民族中学的优势,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同胞,加强民族团结、共圆同心格桑,民族工作焕发着时代的生机和活力。党的十九大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街道顺应这种形势,把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实现各民族大团结的金钥匙,通过扩大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努力创造各族同胞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祖国每一寸土地都能成为各民族同胞共居的家园,让各民族同胞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
主办单位:常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2层
电话:0519-85683329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